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|王智远
先从几个故事讲起:
东京奥运会百米大战,让世界见识到中国速度,大家知道当下跑的最快的运动员是苏炳添,跑的第二快是谢震业。
问题来了,跑的第三快是谁呢?可能是湖北队的吴智强,也可能是莫有雪,当然,后面几个你根本记不住。
百米被誉为田径赛场的皇冠,每一次比赛都万众瞩目,但即便如此深受关注的比赛,事后,人们也只能对第一印象比较深刻,第二、第三很快就模糊了,第四之后基本无感。
觉得不明显,换个角度。
出去游玩忘记带水,去超市购买你只会想起农夫山泉、百岁山、康师傅、娃娃哈哈、亦或者屈臣氏等,尽管众多品牌占据心智,可购买时也只能瞬间想起1-3个。
越往后,越需要一些脑力。
每次提到学区房人们常常感叹,明明就隔着一条马路,为何隔壁房价就要高出差不多一倍?更气人是价格高也就罢了,还有无数的人为抢到名额而使出浑身解数,为什么?
我想,原因无他,只因那边房子拥有一个好标签,即“学区房”。
甚至你是否还记得这种新闻,在北京某破小区一个几十平的房子根本没法住,竟然售价千万,它的价值就是因为可以去读某师范大学,奇不奇怪?
种种鲜活案例,西方经济学中称为李嘉图定律(Ricardos Law),要是你能把它读懂,可能对“做事聚焦(focus)这件事”会有更深层次洞见。
定律的核心意思
先强调下,李嘉图(David Ricardo)是19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,网络中认为,他很多研究理论和亚当·斯密的《国富论》可以相媲美。
这点我觉得有点夸张,但是,他理论所带来的长期影响,还是非常显著。
该定律什么意思呢?
其认为,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是以牺牲某些层级或阶层利益为代价,人类和动物一样,种族发展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;这种绝对合理的必然规律,就被总结成李嘉图定律,也叫李嘉图-穆勒定律(地租定律)。
没有太大感触对吧,换个说法。
它和“马太效应(Matthew Effect)极为相似,不论企业还是国家发展,或多或少优胜者都会获得更多优势,越做越大,而失败者不断遭受新的失败,情况越来越糟。
比如:
长时间观察同一批进入公司的新人,一开始就表现积极,受到更多关注和好评的人,3-5年后职位、收入等各方面都会有非常大的提升,而那些一开始就默默无闻,表现一般的员工,可能各方面跟入职前差别并不大。
或者,如果你选几只股票进行观察,会发现,那些走势比较好的股票涨幅基本在其他同类之上,而下跌时,一般也还在其他同类之上。
不过,李嘉图最初提出该理论是基于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的基础上,只适用于土地这些稀缺自然物,直到信息时代后,才被延续到其他带有稀缺性物质的经济要素中,并存在无限延伸的趋势。
那么,当年是如何解释的呢?
大概意思是,土地租金是使用者支付的价格,由垄断性(稀缺性)决定,而不是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资和其他改良成本决定,土地价格受限于农民能够承担的价格。
但是,空气,水和各种无限能量属于天赐物不需要代价,这一点和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的商品不一样。
因此根据劳动价值论,土地是没有地租可收的,但是,土地有由产量好和不好之分。
简单点,对于好土地大家都想要,所以人们愿意多花一点租金,从而希望获得更多粮食,而贫瘠一点的土地,价格就会低一些,于是,价格高的土地和价格低的土地自然就形成一级一级的落差。
举个例子:
你今年外出打工赚了不少资金,打算拿出部分钱回到家乡投资一个鱼塘。
现在有三个可以选择,第一个是老渔民要外出打工,迫不得已转让,历年产量都不错但租金稍微有点贵,后两个属于新开发,租金相比便宜10%左右。
如何选择?显然,你大概率会投资前者,除可以在老渔民身上取经外,也能得到一份保证,这就是开荒地段和优质地段的区别。
由此,为什么会出现高低租金落差呢?存在两种关键要素:①不同商铺收入的差额,②资本投资的回报率(ROI)。
第一个因素很容易理解,如果在最好地段和二等地段付出同样劳动力,自己能够多收入25%,那么你肯定愿意多付一些的租金。
相对,如果三等地段比二等地段少收入25%,那么,你只愿意支付二等土地的75%。
第二个因素就更直接些,可以理解成,你在一项投资活动中得到的经济回报率如何,通过投资在未来某个时间内,应该返还的价值(金钱、资产等)是否在预期范围内。
举个例子:
在东二环投资买套房子进行出租,如果租金回报加上未来10年本金的平均回报是10%,而非资本市场回报的5%,你肯定愿意投资,可是,如果反过来你肯定不愿意。
直到,一直跌倒你认为有利可图为止才入手。
所以该定律基础意思告诉我们,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,经营者往往擅长使用比较后的优势进行定价。
客流量越大的地方消费水平反而会高,商铺租金也会增长,导致优质资源越优质。
就像区域经济的GDP,越发达的城市,整体房价就越高,人口越密集,先进企业就多,越是偏远山区几亩地加起来还不如大城市一个厕所值钱。
其实与传统社会相比,互联网(线上)时代这种势能突出更为严重,一大因素在于互联网提高了整体效率,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化。
信息透明竞争加剧
很多年轻人觉得近几年才进入信息化时代(The information age)然而,并不是。
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,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衰落,开始象征性出现“计算机”产物时,我们就已经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发展至信息化社会。
与前两次浪潮最大区别是,不再以体能和机械为主,而以智能、信息为主,那信息化时代带来哪些革命呢?
从宏观角度看,近百年以来,计算机通过硅基结构带来的“算力”不断提高世界的生产效率,从一个简单概念到一篇篇学术论文,到初出毛驴即影响甚至改变二战的结果,再到商业试错,算力作为一种新“资源”被越来越多领域应用。
根据中国工程院,清华大学计算机教授郑纬民指出,国内“超算”花样比较多,但一般分为3种。
分别是:①高性能计算的算力(HPC算力或超算),②人工智能计算的算力(AI算力或智算),③数据中心的算力(通用算力)。
超算离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却起到巨大作用,像天气气象预报、军事演练、航空飞行等;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医疗辅助诊断或自动驾驶范畴均属于AI算力,比较注重半精准度等多样化推理。
通用算力是大家经常所述的分析客户行为,进行商品推荐和针对性广告投放等企业落地性场景中。
所以,算力基于计算器硬件设备,最大好处如同一张巨大吸铁石一样,把世界数亿个节点个体链接到一张“交易网络上”,使得商业文明快速发达。
曾经一封信隔着两地,需要数天时间才能获得沟通,如今,在社交网络加持下,数天的时间可以坍缩为瞬间。
从微观角度看,算力的加速使得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、对称、高效,交易和履约能力也得到进步一质的飞跃。
像近些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电商、短视频平台、本地生活等,你想购买紧急商品,立马下单40分钟就能拿到手中,尽管看似高效,这种状态下实则李嘉图定律就会愈发明显。
比如:
只要有新生事物出现资本介入,头部效应就会立马出现,就像前几年滴滴占据网约车90%,2017年ofo直接成为共享单车老大,美团外卖占据整个市场60%,阿里占据电商市场份额的53%等。
种种情况,使得二三梯队很难生存,该势能重要因素之一是“信息透明度和流动效率加速行业发展”。
或者:
整个演出行业,以前一流人士收入水平,比二流人士高出部分,二流、三流人士也能有饭吃,他们之间差别在赚多赚少和工作场景问题。
就像一名戏剧演员,互联网没出来之前在戏楼、达官贵人家、戏班子等不同地方都能演出。
但信息化时代后,家里随处可以听到梅兰芳的霸王别姬,导致一流艺术家在幂定律(Power law)下越来越吃香,三流艺人却难以糊口。
当然商品交易形态下也随处可见。
以前没有互联网时大家购买日用品只能去“供销社”,老板说哪款肥皂好用就好用。
现在打开手机、电视各种媒介(博主、广告、明星)告诉你产品功效、价格,有钱的品牌不断投放规模效应下持续加倍增长,反之没钱的商家,只能慢慢失去市场。
总之,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,有着“利”和“弊”两面性。
从个人角度看,前者在于出门只要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交通出行、手机扫码、购物消费等即使资源,方便快捷。
后者却时常给人带来一些焦虑和困扰,我们会时不时收到各种骚扰电话,就像有人问你是否需要贷款、需要买房一样;甚至在网络中各种多元化信息的解读,会让你对某个现象的了解更加朴素谜底。
但,这些都是日常经过判断可以筛选的。
其实,令人最担心的是那些变化背后李嘉图定律下,我们意识不到的场景。
不断花费巨大精力投入,还造成沉没成本加重的情况,哪些方面是我们遇到却没有意识的呢?
3大所遇场景
按照普通人视角存在三个方面,并且三者呈现因果关系,分别是:①房产,②创业机会,③职业发展
中国房产某种意义上承受太多,不仅是财产权(使用权)、城市股权、银行债权、还是看迭期权,甚至它是我们的信仰一种精神图腾。
可以说,从恋爱结婚、生子养老、到后代教育、资产传承,无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,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对婚姻。
那么,尽管每个人都有在大城市买房的梦想,但你有没有想过“哪些房子”才是普通人购买的最佳策略?
或者说,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买不起房子了,甚至面对日益躺平的环境加上努力看不到边的情况,我们还要不要入局?
首先我认为有必要,有两方面因素:
其一,在李嘉图定律下拿过去和当下相比,呈现趋势完全不同,以往以往变量较慢,从城市中心再到三线向下渗透趋势,现在陡峭,直接受到城市规划GDP、产业、人员结构的影响。
那么,集中地理位置的房子谁买走了?
答案也比较明确,四种人,一种人资本重资产经营者(如万达王健林、恒大等)、做上游搞开发做产业的人、一种是炒房的人、一种是创业者(小资产人群),另一种是职业经理人(高管)。
抛开离我们较远的重资产不谈,加上一线城市目前限购等各种政策“炒房”情况也不复存在。
那剩下的学区或者高价值的房,显然稀释到后两种人群手中,毕竟该群体在整体收入上要高出普通人最低5-8倍的可能。
因此,在李嘉图定律上,这种特殊资源差呈现的更加明显。
假设你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,看不清自己“职业发展曲线”是否有增值,未来的收入能否匹配高属性房子而以当下情况着急入手一套,就会一辈子陷入负债循环中。
想想看,是不是?
其二,“买”要“降维的买”,也就是在一线的赚钱在“二线买”。
因为尽管房地产税有所下降,但还会引起一些变化,主要突出在以后有效房产的租金会上涨,税费无形中会转让到租金中去。
很多人不相信这个,是因他们脑袋接受不了“人是受时间限制”的,社会效率会越来越高,人的分布就越收敛,给予有效空间就越来越少。
主要原因在,少许的稀缺性房产稀释将会导致更大的房价差别,也就是,达到高级阶段后,稀缺条件相差1%,极致时价格可以相差100%。
而结果就会让城市之间,片区之间,房产品种之间的差距扩大,进而扩大人际差距。
比如:
房产地产税的存在,那些不具备流动性的房产(交易流动性、租赁流动性、抵债流动性)就会丧失价值,会导致不要钱的房子出现,只要有人愿意承担税费。
而凝聚在房地产上的价值总量会持续增加,那这部分房产价值就会转移成有效房产,通过税费转移能力,获得更加价值,就会进一步导致房价差距过大,由此,普通人买房最佳手段是“降维二线入手”。
那,李嘉图定律换到创业场景中有何不同呢?
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,在清华演讲课中反复提到战略选择、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三组合。
他认为一个机会点的发现早期需要耗费巨大精力,这就像做一款产品早期非常粗糙一样,可是,一旦解决部分人痛点形成刚需,社会资源就会迅速聚集。
这样,VC资本在投资时也会优先选择,即便后期你的决策有错误发生,但也有足够机会点去纠正方向。
好比雅虎起步时是门户网站,当一个投资商看到机会给200万美金估值时,结果红杉资本翻倍投。
也就是说,创业初期第一步选择时就要思考如何“聚焦聚焦再聚焦,集中打透一件事、一个痛点”,看似减法,实则形成壁垒或高价值,更容易拿到更有利的资源。
对于职业发展也同样,之所以大公司出现“李嘉图定律”,是因为各方面待遇都不错,大家都挤着想去。
这无形中加剧着“大厂对每个岗位”所用人才要求越来越高,最后学历、能力、经验三者都成为筛选的必要条件;由此,面临种种定律下肉眼可见的社会现象,该怎么办?
如何应对这种情况
其实,李嘉图定律是不可抗拒的,人们只会记得头部。
这不得不引出另一个话题,不论怎么勤奋、努力,金字塔尖永远高高在上不可逾越,那努力还显得重要吗?我认为可以从工作、事业两维度进行思考。
在工作层面,《失控》作者凯文·凯利 (Kevin Kelly)已经告诉我们答案,他说,现在社会给人的定位方式已经从place发展到了space。
什么意思?
原来你只有一个地理定位,现在因为网络存在,让所有人吸纳进一个无尽选择的空间当中,两者区别在哪里?
比如,过去早高峰,你的位置就定死了,前面是车后面也是,但有微博、微信群、朋友圈,焦虑感就会消失。
只要不急着上厕所,你可以瞬间切换到虚拟空间,这个时代选择自由度的增加是过去无法想想的,那么此时,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决定的?
有两方面:①所处的行业是否属于高精尖,未来有增值空间,②你选择什么样的站位,以及怎么借助网络协助让自己增值。
你看,你的传统经验已经不再适用,那自己需要像谁学习全新的定位方法?答案并非历史学者、也非公司或国家,而是在漫长过程中进化的新物种,如同,那些在行业即能任职,又是KOL专家型的人才。
他们的双站位让自己被公司选择的筹码不断加大,超过同行,越往后在职场越吃香。
毕竟不仅能满足公司原岗位要求,还可以利用个人价值势能从市场外部调动资源,也就是说,行业决定自己所在的大船未来方向,站位决定是否可以乘风破浪。
这就像猪狗牛羊,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,是因为在漫长进化史里找到了合适的位置,而并非凭借自己的努力,所以至少在李嘉图定律面前,选择大于努力。
这也刚好符合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·诺亚·赫拉利(Yuval Noah Harari)在《未来简历》中的说法,未来世界会出现大量无用阶级,他们并非走投无路,会活下来但没有任何竞争力,连剥削价值都是没有的。
因此,最好的策略是,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协同共同进化。
这种观念和犹太教的一个观点也比较相似,它说选择不是“你选择”,而是在头部企业协同下“你被选择”,该观念叫做“使用我(Use Me)”。
物质足够饱和,技术驱动社会变化下,只有金字塔上层结构的人愿意带你,才有机会走上李嘉图定律“中上层”,不然再有才华,价值感也经不起时代冲刷。
其次事业角度出发,用“力出一孔”来总结最佳不过。
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,在“创业者训练营”有句话叫做,找到垂直细分领域,扎根进去,精准服务有限客户,并建立强链接,挖去用户价值才有机会。
什么意思?
比如,在消费品行业,现在已经过了随便从供应链渠道OEM款商品推到市场,按照标准打法就能活下去的时代,你可能需要只做某个部分才能超越其他同行,长期立足拿到更多资源。
一言撇之,“聚焦优势、发挥极致、单点打透”,把这三个词写入你的行动指南。
认识经济规律是前提,把握规律是优势,当发现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时,要十分上心才有机会,一旦忽略就会被潮流和趋势抛向远方。
总体而言:
当你觉得“我表达过于激进”,即便“我很有同情心”也没有用。
世界是一把无形的镰刀,运转中,在悄然无息的用李嘉图定律修剪大自然的“枝叶”。
毕竟你再细品这句话,“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,是以牺牲某些层级或阶层利益为代价”,不是吗?跑,聚焦加速的向前冲。
Copyright © 2008-2020 【启盈配资】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-1 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