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记网址:RT688.COM

配资利率   |     帮助中心   |     立即登录   |     免费注册

现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报道 > 79亿巨亏后,天齐锂业的雷并没有爆完,高毛利背后有哪六大风险?

79亿巨亏后,天齐锂业的雷并没有爆完,高毛利背后有哪六大风险?

2025/3/28 8:21:00

天齐锂业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.63亿元,同比下降67.7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79.05亿元,同比下降208.32%。在锂价下行周期中,这种亏损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
奇怪的是,虽然巨亏79亿,但天齐锂业毛利其实并不低!营收两大块中:锂矿营收49.8亿,毛利率63.71%,对应毛利31.7亿;锂盐营收80.7亿,毛利率35.21%,对应毛利28亿,累计毛利高达60亿!

那么,天齐锂业的钱,都亏到哪里去了,这样的巨亏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呢?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一、战略决策硬伤:资源错配与成本失控

公司年报披露,泰利森锂精矿采购价格采用"上月四机构均价+股东折扣"的定价机制,而锂盐产品售价直接挂钩当期现货价格。

2024年锂精矿采购均价为598美元/吨(约合人民币4300元/吨),但同期碳酸锂销售均价已跌至11万元/吨以下。这种价格传导机制导致成本调整滞后市场3-6个月,形成"高价矿生产低价锂"的剪刀差。

对比格林布什锂矿开采成本仅264美元/吨(约合1900元/吨),公司实际采购价格高出125%,暴露供应链议价权失控。

二、海外资产配置失衡

天齐锂业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38.22%,但投资回报呈现结构性矛盾。

本期末,TLA总资产和净资分别折合人民币56.3亿元和34.97亿元。公司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净资产份额,为人民币-17.84 亿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SQM因税务诉讼计提11亿美元(约合79亿元人民币)所得税费用,该风险早在2018年并购时已存在,但公司未在历年财报中充分提示。

三、管理效能黑洞:从项目失败看决策机制

奎纳纳工厂的沉没成本

澳大利亚奎纳纳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累计投入14.36亿元后终止,全额计提减值。该项目终止原因为"不具备经济性",但年报显示一期项目产能利用率仅58%(设计产能2.4万吨,实际产量1.4万吨)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工厂建设成本超支问题:奎纳纳一期吨投资成本达7.5万元/吨,而同期国内同行吨投资成本控制在4-5万元/吨。

技术路线选择的代价

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显示战略摇摆。年报披露研发投入4362万元,仅占总营收0.33%,但对外投资北京卫蓝(持股3.0004%)和SES(持股7.97%)累计投入超5亿元。这种"广撒网"式投资未能形成技术协同,反而导致资源分散。对比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6.2%,天齐锂业的研发强度不足行业平均水平的1/5。

四、全球化暗礁:税务与地缘风险叠加

澳大利亚税务审查悬剑

针对2017年配股募投项目的税务争议仍在持续。根据《税务分担协议》,IGO仅承担49%的潜在税务责任,剩余51%(约12.75亿元)可能由公司承担。更严重的是,若澳大利亚税务局认定存在避税行为,除补缴税款外还将面临25%-100%的罚款,极端情况下可能影响格林布什锂矿的股权结构。

智利资源国有化冲击

SQM与智利国家铜业(Codelco)的股权重组将导致天齐锂业丧失对核心资产的控制权。2025年后,公司在SQM的持股比例从22.16%稀释至约9.8%,且剩余股权不再具备董事会席位。这意味着公司每年可能减少5-8亿元的投资收益,相当于2023年净利润的68%-109%。

五、成本竞争力解构:资源禀赋优势正在消退

生产成本对比

格林布什锂矿现金成本264美元/吨(约1900元/吨),仍为全球最低成本锂辉石矿。但盐湖提锂成本已降至3000-4000元/吨(西藏矿业),非洲锂矿项目成本约3500元/吨(中矿资源)。当碳酸锂价格跌破10万元/吨时,锂辉石提锂边际成本优势消失。

债务成本侵蚀利润

公司长期借款余额112.03亿元,综合融资成本约5.8%,年财务费用达6.5亿元。对比赣锋锂业有息负债率28%、天齐锂业则高达49%,利息支出占毛利润比例达14.7%。

六、未爆之雷:资产负债表中的隐患

存货跌价风险

期末存货账面价值22.89亿元,按碳酸锂现价测算潜在跌价损失约4.6亿元。其中锂精矿库存量29.92万吨,若价格下跌10%将产生2.1亿元损失。

汇兑风险敞口

美元、澳元负债占比达63%,2024年汇兑损失8.99亿元。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下,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进一步放大损失。

西藏盐湖开发困局

控股子公司盛合锂业(持股40.8%)的雅江措拉锂矿,历经12年仍未投产。年报显示该项目资本开支预算已从25亿元增至38亿元,但采矿权有效期仅剩18年(至2041年),潜在年折旧费用增加7200万元。

生存危局:重构竞争力的可能性

资源自给率的价值重估

公司锂资源自给率100%的稀缺性仍然存在。若锂价回升至15万元/吨,格林布什锂矿可提供50%以上的毛利率,显著优于代工企业。

债务重组窗口期

资产负债率39.01%处于行业低位,且9.59亿元货币资金可覆盖短期债务。通过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或分拆海外资产,可能获得流动性改善。

技术迭代的防守策略

金属锂产能600吨/年(全球占比12%),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具备卡位优势。但需要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%以上才能形成技术壁垒。

天齐锂业的困境折射出中国资源企业全球化的典型悖论: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成本优势,规模扩张反而放大经营杠杆。

当行业从"资源为王"转向"成本制胜",公司必须正视战略冒进带来的历史包袱。奎纳纳工厂的失败、SQM控制权丧失、税务风险等教训,揭示出跨国管理能力的系统性缺失。在锂价二次探底的市场环境中,如何平衡资源开发与财务安全,将决定这家昔日的锂业龙头能否穿越周期。





服务热线

400-6558-138

工作时间:08:00 - 20:00
周一至周五(法定节假日除外)
周末时间:09:00 - 18:00

安卓app下载

苹果app下载
知道创宇云安全

Copyright © 2008-2020 【启盈配资】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-1 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